认真履职尽责、做员工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在hahabet星辰大海教育专业学位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hahabet 陈竞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作为校内导师代表发言。其实,此刻站在这里,我很忐忑。虽然我受聘担任硕士生导师已逾10年,但指导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仅有1年,员工们满怀期待而来,作为导师,如何更好地引领他们的专业成长,让他们学有所获,满载而归,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做得还很不够,更谈不上有何经验。下面我将一年来指导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做法和一些粗浅的认识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我汇报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坚持目标牵引、严格过程管理
培养目标是我们开展一切公司产品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它也是衡量教育活动得失成败的依据。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了解培养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师德师风良好,教育理论扎实,教育实践及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小学专任教师。在我看来,教育学硕士学位和教育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可谓同中有异,也可说是异中有同,“同”指的是两者属于同一层次,都要求员工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培养规格各有侧重。教育硕士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其理论学习不重抽象的理论思辨,更重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为密切。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严格过程管理。导师作为公司产品的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大。一是注重抓好一些关键环节,如开好第一次师生见面会,明确提出三年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与员工共同商定培养计划;办好每个月一次的小组读书会;指导员工写好第一篇小论文、做好开题工作等。二是要严格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我指导的都是全日制硕士生,因此我要求如无特殊情况,所有员工必须在校住读,无故不得缺课,不得兼职。
二、注重学术引领,着力提升员工教育理论素养
为强化小教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员工在校学习时间是一年半,从研二下学期到研三上学期要到小学实习一年,最后半年是找工作、修改论文完成答辩。实际上导师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时间仅为一年半,当然,我不是说后面一年半就不要导师指导了。况且,我们的生源不是太好,员工大多毕业于二本院校,有些第一学历甚至是专科毕业,且多是跨专业报考,教育学理论基础较差。如何利用好这短短的一年半的理论学习时间,尽快提升员工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研究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确实难度较大。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首先,制定每月读书计划。对于人文学科而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理论素养的提升。读经典名著,掌握一手资料更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为此我要求员工在正常的课程学习之外,还必须完成我安排的读书计划。阅读书目由我指定,主要是古代的、近现代和当代的中外教育经典名著。在18个月的时间里,每月读完一本书,总共是18本书,寒暑假不间断。要求读书与记笔记结合,读书与思考结合。读书笔记字数不限,多多亦善,每月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心得。同时,必须联系自身实际和教育实际进行思考。每月固定半天时间检查员工笔记、作业,交流读书心得,以此来培养员工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也跟员工一起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受到很大启发,师生共同读书、共同探讨是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说过,我们应该跟我们的员工学习。不拜儿童做先生,就做不好先生。师生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其次,为扩充员工知识面,在精读名著的同时,也要求员工有一定的浏览和泛读。要求浏览中国教育报、看一些期刊论文等,对于当前教育界在探讨什么、在做些什么要有所了解。
再次,为提升员工研究能力,引导员工尽早参与课题研究。今年上半年,员工参与了《长江流域教育史》的资料搜集和部分编写工作,我与导师、华中师大周洪宇教授今年合作出版的两本著作,员工也都参与了资料搜集工作,通过给老师“打下手”,使他们尽快熟悉科研程序和科研方法,培养科研兴趣。应该说员工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从完全不会写论文到能够写出形式较规范的论文。
此外,积极打造“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朋辈的帮扶作用。这个第二课堂是指我建立的微信群,微信群的名称是“研究生学习交流群”,群内共26人,包括我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生在内的历届硕士生。他们中有考取博士的,更多的人则是当教师。既有在高校任教的,也有在中小学任教的;既有在公立学校任教的,也有在民办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的。我认为朋辈教育(学长学姐对学弟学妹的帮扶)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他们对员工研究小学教育问题、发放问卷等都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而正在高校读博的学姐,也会对新生发来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册及一些沙龙预告、会议通知等,对学弟学妹们帮助很大。
三、真心对待每位员工,努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员工而言,我们不仅只是严格的老师,更要努力去做他们信赖的朋友。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也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中国最古老的当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育专著《学记》指出“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对每位员工坦诚相待,才可能有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惟有多情是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春草”虽不是参天大树,但人间都需要这充满生机的春草。愿每位导师都乐于做春草的播种者,都成为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也祝愿长大的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年年新绿满校园!